孕妇在怀孕期间并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,但确实有些食物是需要谨慎食用或避免食用的。孕妇可能需要避免或限制摄入的食物,常包括生冷食物、高盐食物、高糖食物等。
1、生冷食物:如生菜色拉、生鱼片、冰冻饮料等,这些食物因为没有经过煮熟杀菌,容易造成腹泻或导致宝宝出现过敏体质;
2、高盐食物:咸菜、腊肉、咸鱼等高盐食物含有过多的钠离子,可能导致孕妇出现妊娠高血压,增加死胎、胎儿发育不全等风险。妊娠中后期下肢浮肿的孕妇更应减少食盐的摄取量;
3、高糖食物:孕妇应避免吃太多蛋糕、蜂蜜、糖果等含糖量高的食物,以免出现妊娠糖尿病,对自身及胎儿的健康不利;
4、高脂肪食物:如肥肉等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食物,孕妇食用过多可能会导致胎儿增长过快,不利于生产;
5、活血食物:山楂、狗肉、桂圆、荔枝等活血化瘀、舒筋通络的食物可能会加速血液循环,促进子宫收缩,引起流产或早产;
6、其他:虾、蟹等海鲜类食物激素含量较高,可能加剧孕妇的激素失调。此外,螃蟹、甲鱼等性寒的海鲜可能导致子宫收缩,引发流产或早产。被污染的畸形鱼也不建议孕妇食用。
孕妇还应避免摄入过多含有味精的休闲零食小吃,以及烤焦、油炸的食物,这些食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。此外,孕妇还应避免随便服用药物,药物使用说明书上标示孕妇忌用或慎用的药物,都不建议服用。
孕妇在饮食上还需注意什么
在孕期,尽量避免尝试新的、不常见的食物,以免发生过敏反应。如果确实想尝试新食物,应先少量食用,观察一段时间,确认无过敏反应后再适量食用。孕期孕妇的免疫力相对较低,容易受到细菌、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。因此,孕妇应注意食物的卫生,避免食用不洁食物或饮用生水,以免引起食物中毒。例如,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腹泻、呕吐等症状,严重时会影响胎儿的健康。在烹饪食物时,应确保食物煮熟煮透,尤其是肉类、蛋类、海鲜等。同时,要注意生熟分开,避免交叉污染。例如,切生肉的刀具和砧板应与切熟食的分开使用,以防止细菌传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