脊柱由一系列椎骨组成,正常成年人的脊柱共有33节椎骨,这些椎骨自上而下可分为颈椎、胸椎、腰椎、骶椎和尾椎五个部分。其中颈椎有7节,胸椎12节,腰椎5节,骶椎在成年人中融合为1块骶骨,尾椎在成年后融合为1块尾骨。
颈椎是脊柱的最上端部分,其体积相对较小,但灵活性高,承担着支撑头部、保障头部自由转动的重要任务。第1颈椎又称寰椎,其独特的环状结构与头颅紧密相连,允许头部进行点头等动作。第2颈椎名为枢椎,其齿突与寰椎形成特殊关节,使头部能够灵活地左右转动。胸椎位于脊柱中部。胸椎的椎体较颈椎大,且通过肋骨与胸骨相连,共同构成胸廓。这一结构不仅为心肺等重要器官提供了稳定的保护空间,还在呼吸运动中发挥作用。胸椎的关节面排列紧密,活动度相对较小,主要进行轻微的屈伸和侧屈运动,以配合胸廓的扩张与收缩,保证呼吸顺畅。胸椎节数较多,且结构稳固,对维持上半身的形态和稳定性至关重要。腰椎共5节,处于脊柱的下部,是人体承重的关键部位。腰椎椎体粗壮,承受着上半身的大部分重量。在站立、行走、弯腰等日常活动中,腰椎需要承受较大压力,因此其关节和周围肌肉、韧带较为强壮。腰椎节数虽少于胸椎,但活动度较大,可进行前屈、后伸、侧屈和旋转等多种运动,为人体提供了必要的腰部灵活性。骶椎在幼年时由5节独立椎骨组成,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融合成一块骶骨。骶骨呈倒三角形,与骨盆紧密相连,为骨盆提供了重要的稳定性,是人体直立和行走时骨盆结构的重要支撑部分。尾椎原本有3-5节,成年后也融合为一块尾骨。尾骨虽然在人体直立时作用不明显,但在坐立姿势中,尾骨参与了身体重量的分担,对维持坐姿稳定有一定作用。
保护脊柱各节段的方法
1、颈椎和胸椎保护:日常避免长时间低头,工作学习时保持正确坐姿,定时活动颈部,做颈部伸展运动,如缓慢抬头、低头、左右侧屈及旋转头部。保持挺胸抬头的良好姿势,避免含胸驼背。进行适量运动,如游泳,有助于锻炼胸椎周围肌肉,增强胸椎稳定性。
2、腰椎和骶尾椎防护:减少久坐时间,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。进行腰部肌肉锻炼,如小飞燕、五点支撑等动作,增强腰部肌肉力量,分担腰椎压力。在坐立时,选择有良好支撑的座椅,减轻骶尾椎压力。避免直接撞击骶尾椎部位,如运动中做好防护。